在郑局长的记忆中,2002年8月8日去世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俊生真是浙江的知心人。郑局长回忆说:“从1984年起,先后担任过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国务院秘书长、国务委员的陈俊生,一直非常关心浙江特别是义乌的发展。陈俊生曾经这样说,浙江是多面手,浙江是多棱镜,看浙江要多角度,评价浙江要多方面。在陈老病重的时候,他还跟我说浙江值得研究。”经过认真的查找,郑局长在日记中发现了三段关于陈老的记录。
在郑局长的日记里,我们发现了陈俊生老人当年打着手电筒视察义乌市场的鲜活故事,也看到了他对浙江与义乌许多精辟论述。陈俊生老人当年曾说:“当时是市场沾我的光,现在是我沾了市场的光;死不足惜,遗憾的是浙江这本书还没有读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践出来的,浙江的实践是很重要的一章,义乌的经验是很重要的一页。”
在征得郑局长的同意后,记者复印了与陈俊生老人相关的那三篇日记,在下面全文刊登。让我们一起在最本真的文字当中,去听听当年那些掷地有声的真知灼见,去看看当年那些鲜活动人的历史细节——
1999年9月9日,星期四。
今天,我拜访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陈俊生。陈老在听取了今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后,对浙江称赞有加。他说:浙江经济发展正好时,全国排名已跃居第四,很为浙江高兴。我多次到过浙江,最早一次是20年前去义乌,那时小商品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但非议已经满天飞,北京去的人怕惹是非,都不愿到小商品市场去。当时我分管这方面工作,不去不行,明去也不行,只好选在一个晚上,黑灯瞎火,与几位同行打着手电筒察看市场,这些市场都在马路边上,搭着一个个棚;农民就蜷缩在货棚里睡觉,我想这些只有三分土地的农民正在做经商致富的梦。想不到他们梦想成真,这些农民都是改革开放的先驱,昨日黑灯瞎火今天灯火辉煌,浙江的农民是善良而伟大的。当时,当地的同志要我题写市场名,我考虑再三还是写了,当时是市场沾我的光,现在是我沾了市场的光,是我们沾了农民的光,没有大量农民的转移,市场经济的发育是不可能的。
他感慨万分,说浙江的温州、义乌都很典型,这个典型不是指它们本身,而是指在浙江这样一个大环境中,由于“三农”内涵的扩大,使国有、集体、私营能够并存、互补、共荣,这是一个大典型。浙江经济之所以运行健康,主要得益于良好的所有制结构、良好的产业结构、良好的企业结构,浙江的同志说浙江经济发展个私经济功不可没,也是从它在整体结构中的地位作用而言的,并存互动就是结构的内核,浙江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这是浙江经济的风格,要保持。
陈老反复说,全国多一些浙江就好了。
1999年12月14日,星期二。
上午到陈俊生副主席办公室,向他汇报浙江的近期情况。他好像精神不爽,说话的声音十分低沉。他说,浙江不容易,浙江是在人家品头评足中成长起来的,10年前,有人说浙江温州是某某人的试验区,要求撤销改革试点。我说为什么要损浙江,为什么用这样的办法来否定浙江,一会儿说它是姓资的,一会儿又说它是某人的,浙江是姓中的是姓特的,浙江是很典型的中国特色,浙江在某个时段某个领域走到前面一点,我们都可以先看一看,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能攻其一时不顾将来。现在可以证明,浙江不是搞单打一的个私经济,他有6个儿子(指国有、集体、股份制、外企、私企、个体这6个),个个都卖力气。当然其中有个儿子特别争气,他有优势,与市场经济投缘,他的成长对其他几个兄弟,有刺激、有补充、有增援,当然也有与生俱来的不良习气。这些问题可以在发展中解决,现在解决不了,将来可以解决。国企不是也有问题吗,不是现在还在解决吗。人长大了路会走得正一些,比如假冒的问题,又比如家族式的问题,企业传给儿子,如果儿子好,为什么不可以传给儿子,如果是败家子,老子也不同意。有人将儿子送到国外去,有什么不好呢,总比在社会上赌博嫖娼做花花太岁好吧?任何事物都有生长期,有些问题可以在发展中解决,温州的皮鞋不是已经很有名气了吗。柳市的电器产品,过去批得可以,目前全国同行业的产品十个名品有九个是在那里生产的。我们能容忍国有企业的弊端,为什么不能容忍个私企业的不完善呢?对个私企业的看法我们是有教训的,过去浙江也有这样的情况,香一年臭一年,香香臭臭又一年,风一年雨一年,风风雨雨又一年。其实,私营企业要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始终,我们对私营经济地位理解不够,政策宣传不够,成绩肯定不够,作用估计不够,推动力度不够。看浙江也不能光看一个温州,浙江的经验是复合型的,经济是混合型的,很丰富,要从多角度去研究。浙江是多面手,不仅仅是所有制结构有可取之处,产业结构也是很理想的,两个结构之间有内在联系,是多棱镜,要多看;不光是看现状,还要看历史过程。浙江是怎样走过来的,很有意思。
2000年10月8日,星期日。
上午陪张德江书记到北京医院看望陈俊生同志,他住院很久了,是胃癌。
张书记转弯抹角说了许多宽慰的话,陈老都听明白了。陈老说,遗憾的是浙江这本书还没有读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践出来的,浙江的实践是很重要的一章,义乌的经验是很重要的一页。
客服电话:+86-579-85415888 邮箱:service@yiwufair.com 地址:浙江省义乌市宗泽东路59号义乌国际博览中心综合楼三楼
版权所有: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展览股份有限公司 浙ICP备10052311号-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00244 技术支持:
创源网络
![]() | |
微信二维码 |
参展参观咨询 |
联系您